惊悉本刊编委、国际著名语言学家黄衍教授因突发疾病,于2022年10月18日晚在英国剑桥辞世,本刊同仁及读者深感痛惜!

 

黄衍(1955—2022)   

 

   黄衍教授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后赴英国留学,先后获得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雷丁大学和奥克兰大学等校执教。他在语用学特别是语用-语义界面和语用-句法界面的研究上作出了卓越贡献,提出并系统发展了包括回指的新格赖斯语用学理论(又称“黄衍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世界诸多语言的研究中。他一生勤勉,致力学术,著述甚丰,The Syntax and Pragmatics of AnaphoraAnaphora: A Cross-Linguistic StudyPragmatics以及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ragmatics等论著享誉国际语言学界。

  黄衍教授与本刊渊源深厚。早在1980年他读本科期间即在本刊“语文札记”栏目发表《关于英语引语的一点看法》一文,之后陆续发表多篇大作,特别是2015~2020年这五年间在本刊发表了三篇重要英文论作,为本刊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声誉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身在国外,心系祖国,一直关心我国语言学发展。他长期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讲座教授和本刊编委,全力支持本刊工作,为刊物的学术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建言献策,多次与主编讨论选题,并亲自组织语用学专栏文章。今年6月,本刊编委会完成换届,黄衍教授继续当选新一任编委会成员,他回信表示荣幸。孰料仅数月后,黄衍教授竟永离人世。这不仅是本刊的重大损失,也是国际语言学界的重大损失。

    本刊海内外全体编委及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对黄衍教授的逝世致以深切哀悼!

 

 

《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2022年10月20日

 

 

附:

黄衍教授在本刊发表的论作一览

 

 

(黄衍教授在本刊发表的第一篇论作)

 

上一篇:2022年“全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博士生论坛”征文通知

下一篇:"第八届全国外语教学与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再次延期举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