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雅清;李蔷薇;
自20世纪70年代末生成语法被介绍到中国以来,汉语的生成语法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尤其是现阶段在大语言模型对生成语法本体论带来冲击的情况下,汉语生成语法研究的争议性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包括一直存在的理论适配性和语料处理的方法论争议,另一方面包括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句法饱和现象以及广义句法接口的语料带来的新的研究问题。在梳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介述三种研究路径——形式生成类型学、新描写主义和句法制图理论,旨在更好地推动生成语法框架下的汉语研究。
2025年05期 v.57 642-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丛进;刘海涛;
对句法依存关系,尤其是依存距离、方向和层级的计量分析,已成为语言学诸多领域的一种研究范式。然而,目前对三者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仍显不足。本研究基于覆盖92种语言的句法依存树库,在控制句长的前提下分析了依存距离、方向和层级的关系,以及依存距离和方向如何随依存层级而变化。研究发现,支配词后置偏好更倾向于加长依存距离,依存层级的增加有助于缩短依存距离,但依存层级数受制于依存方向的整体偏好。平均依存距离随着依存层级的降低不断缩短。高层级更多地决定着依存距离的语际差异,低层级对依存距离最小化趋势的贡献更大。依存方向偏好的跨层级变化整体平稳,但个别SOV语言的依存方向偏好呈现跨层级突变,易导致更长的依存距离。本研究提升了句法依存结构计量分析的精细度,深化了对句法依存结构系统的普遍规律和语际差异的认识。
2025年05期 v.57 65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唐燕玲;陈湘琼;
条件构式一直受到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关注。与其他句式相比,条件构式中常常出现更多的情态,但是现有研究对跨语言条件构式的情态对比分析仍有不足。本文基于基线/阐释理论,结合大型语料库探究情态在英汉条件构式中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1)英汉条件构式中主句比从句出现更多的情态,而且主句偏好中值情态,从句多用低值情态;2)英语条件构式的情态分布差异更显著,汉语则更趋于平衡;3)在两种语言中,情态都参与违实义的构建,但英语违实义表达更依赖情态。这些发现说明两种语言在初级阐释操作上趋同,但在高级阐释操作上存在差别。本文为跨语言条件构式中的情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及实证依据。
2025年05期 v.57 669-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郭洁;顾阳;
本文从句法-词汇语义界面视角,提出对汉语处所存在句中动词的统一分析方案:句中动词为二元处所动词,其语义模板为“处所+有+某人/某物”,论元结构为<处所,客体>。具体而言,语义模板中的“有”是一个表示存在、但不含存在方式的轻动词,该动词可由姿势动词来实现,或由二元或三元的及物动词经过形态-句法的“去致使化”而衍生的二元处所动词来实现,这些动词均带有“方式”语义素,表示不同方式的“有”。基于此词汇语义而生成的动词更好地阐释了此类动词在处所存在句中的表现以及处所存在句所表达的语言事实:处所存在句并非陈述任何实体的出现/消失或事件的发生,它所陈述的是一个状态,表达一个呈现于眼前的单一场景,即“某处有(或以不同方式有)某人/某物”。
2025年05期 v.57 682-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